隨著肥胖發病率的增加,廣大患者求治心切,引起中醫、中西醫結合工作者的重視,應用中醫、中西醫結合的理論,對肥胖症的治療藥物進行了篩選,推出了一批服用方便,通用性強,可長期服用,副作用小,頗受患者歡迎的中成藥。根據中西醫學理論和筆者多年來的臨床經驗,選擇介紹如下。

   (一)防風通聖丸(散) 元·劉河間《宣明論方》卷三方。

  【組成】 防風、荊芥、薄荷、連翹、桔梗、川芎、當歸、白芍、白朮、山梔、大黃、芒硝、石膏、黃芩、滑石、甘草。加工制丸或散。

  【功效】 解表通裡,疏風清熱。

  【服法與劑量】 口服,一次6克(包),一日2次。

  【特點】 用於腹部皮下脂肪充盛,即以臍部為中心的膨滿型(腹型)肥胖患者。對於經常便秘並且有高血壓傾向的患者尤為適宜。

  肥胖患者體內往往有食毒(廣義的腸源性自家性中毒的意思,由於腸內停滯的糞便引起各種疾病,難以治癒)和水毒(體內水液分佈不均勻時發生的狀態,亦即體內發生水代謝異常的狀態,可引起病理的滲出液及異常分泌等,也可出現出汗,排尿的異常)等淤滯狀態。

  防風通聖丸可以通過發汗、利小便、通大便途徑以及解毒、消炎作用排泄,發散食毒、水毒的淤滯。據研究該方有抑制代謝作用,有人曾用此藥治療一男性水腫樣肥胖症患者。每次服5克,一日2次,給藥6個月,第2個月,胸圍從120減至97厘米,腹圍從130減至103厘米,體重從72.5減至71千克,其後減重即趨於緩慢,至第6個月,胸圍為93.5厘米,腹圍94厘米,體重69千克。

  (二)防己黃芪湯 漢·張仲景《金匱要略》方。  

  【組成】 防己、黃芪、白朮、炙甘草、生薑、大棗。

  【功效】 益氣健脾,利水消腫。

  【用法】 每日一劑,水煎服。

  【特點】 可用於各型肥胖,尤其適用於皮膚恍白,肌肉鬆軟,多汗、容易疲勞,身體沉重或下肢浮腫等虛證的肥胖人或伴有關節疼痛的患者。

  日本有研究者認為防己黃芪湯多用於婦女,尤其是生活富裕,活動很少的婦女。表現皮膚色白而無華的虛胖,這些人自覺身體沉重,懶於活動,所以越來越胖。50歲以上者,多伴膝關節疼痛,下午出現下肢浮腫,往往穿鞋、襪也困難。腹診可見全腹肥滿,柔軟無抵抗無壓痛。對這種病人給予防己黃芪湯,可使肌肉堅實,身體轉輕快,消除膝關節疼痛和下肢浮腫。

  日本有地滋等運用防風通聖散,防己黃芪湯及提取劑,一方或合方給藥,根據體重減輕10%,胸圍、腰圍顯著縮小的情況推斷,本方對蛋白質的影響較小,而主要是對脂肪的分解作用。有報道稱,對4例肥胖症的婦女給予防風通聖散、防己黃芪湯提取劑,同時進行飲食控制,5~6個月後出現減肥效果,從而認為對單純性肥胖的治療是可行的。

  經過給68例肥胖婦女服用防己黃芪湯、防風通聖散提取劑,對其中伴有月經異常的少數病人同時給予桂枝茯苓丸、桃核承氣湯提取劑,8~12周後,約三分之一的婦女體重減輕。臨床觀察脂肪代謝變化,從甘油三酯及非脂化脂肪酸的關係推測,可以認為有脂肪分解作用,而對蛋白質影響不大。

  服藥期間對飲食及日常活動均未加任何限制,也未見肝、腎損害等副作用。(本文謹供參考——編者注)

 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